课程 1, 项活动 1
进行中

讲章

00:00 /

I. 导论

在这个研究生级别的新约圣经课程里,我们将用六堂课来涵盖四大主题:新约圣经的经文,新约文本的发展,新约背景及考古证据。在第一课中,我们将介绍新约经文。

II. 新约经文

说到圣经的权威,我们必须首先视经文本身就是从神而来的信息。这样一个人打开圣经不是为了验证,而是获得信息。神称自己为「主,有怜悯,……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出埃及记34章6节);约翰福音开头就讲到神的话是「充满恩典和真理」(约翰福音1章14节)。恩典与慈爱相同,而真理就与诚实同义。定义都是一样。

A. 恩典說明

恩典的精髓,就是神给我们的。更重要的是,祂给我们这些叛逆的人恩典。还有就是,祂给我们的并不只是一个抽象的形态,而是真实地加在我们身上。总括来说,恩典就是耶稣基督的。因为祂自己就是神,为着我们的益处 ,祂成为我们的神。祂将承担起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责任。祂就是神给我们的恩典。

祂不再是一个敌人,而实际上是与我们共同抵抗我们真正的敌人:「神若帮助我们,谁能敌挡我们呢?」(罗马书8章31节)我们必须承认恩典是一份免费的礼物,应以谦卑和感恩的心去领受。人的决定,包括承认和接受,是回应神恩典的信心。「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以弗所书2章8节)。

B. 神的默示

默示的神学理念的前提就是有人的思想和意愿——希伯来文的「活着的神」——可以与其他众生沟通。基督教信仰中的默示根基于圣经里清楚的信息及经文记录中弥漫的情感基调。基督徒相信新旧约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

默示的教义不是后来加给圣经的,而是圣经本身如此自称。批评者可能不接受这个声称,但没法否认圣经确实有这样的声称。保罗在他给提摩太的信里面,信心满满地指出,「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提摩太后书3章16节),彼得补充说,「因为预言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神的话来。」(彼得后书1章21节)因此,圣经的经文,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作品,它更是神的话语。

III. 认识新约

因此,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帮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解经者,就是一个更好的聆听神话语的学生。为了有利于你的学习,请先自己对经文做功课,然后才使用其他的学习材料。这些资料尤其有助于你得到圣经以外的信息,例如,一些有关人物,地点和事件的补充资料。它们可以在你难理解的经文内容上给你提供有用的意见。

A. 释经学

正确解释和理解「圣经」,可能是艰巨的,费解的,但最终是有价值的。决定开始深入地研读圣经,一开始会看起来令人生畏,但释经学的艺术和科学知识是有帮助的。Hermeneuein,是一个希腊动词,指「来讲解,解释或翻译,」而名词hermeneia的意思是「解释」或「翻译」。

路加使用了动词形式去记载耶稣在以马忤斯路上向两个门徒「讲解」(有译本作「解释」)希伯来圣经关于祂的记载(路加福音24章27节)。释经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一段经文——书面的,口头的,视觉上的——究竟要努力传递什么信息。

如果释经学的目标是正确的理解所传递的信息,那么我们就需要知道适合用什么样的准则和方法来完成这个任务。释经学提供了各种规则和技巧,以达到更完整地理解圣经经文。为了避免随意的,错误的,甚至是突发奇想的解释,读者需要知道恰当解释圣经的指引规则或原则。

当人有意开始采用这些原则,你会发现释经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对圣经的诠释有一套规则,原则,方法和技巧,但没有一套特定系统规则可帮助一个人去完全明白所有的含意或经文的细微差别,这就涉及到解释的艺术性。

有关圣经释经学的问题往往是难以回答的,可能会有不同的方式去回答。在圣经释经学至少有如戈登·費依(Gordon Fee)和道格乐斯·史都华(Douglas Stuart)所说的共识:「经文不能说一些它从来没有说过的。或者,从积极方面来说,神原本透过这段经文对当时的听众说什么」(读经的艺术——了解圣经指南,27页,1982)。换句话说,释经的人员必须牢记,圣经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它更是神的话语。

B. 解经

解经是一种我们每天都参与的活动,即使我们从来没有这样称呼它。每当我们听到一个陈述或读到一篇文章,当我们尝试了解它想表达什么的时候,我们就正在从事解经。「解经」这名词由希腊文本身exegeomai,这基本的意思是「引领出来」。当应用到经文,它是指「读出来的意思」。所以这个名词可以引用到解释或讲解。因此,无论何时当我们阅读文章或聆听人的陈述,想理解和解释当中的意思,我们就正在参与解经。

解经的目标是在研究中达到理解经文。事实是,任何经文在解释上都有细微差异,不同类型的解经可以解决这些不同的方面。出于这个原因,解经者永远不能希望其对一段经文的解释,作为他或她最后的理解。正好相反,对某一段经文的解经是基于某人对该文本在当时的调查理解,从而得以展现出一段条理清楚且知情的解释。解经不允许一个人控制经文,以至于进入到经文里面。

C. 释经学与解经的关系

凯泽(Walter Kaiser)在解经神学(Toward an Exegetical Theology)一书中阐述了释经学与解经的关系:「释经学旨在描述那些有助于理解经文的一般和特别原则及惯例;解经旨在确定那构成整段落,章节,最终至整本书的思想的个别词句的唯一真实意图,因此,释经学可被视为解经的理论指南,解经可以被理解为实践和一套程序去发现作者(或编者)的本意(第47页)。」

换句话说,释经学就是解经的游戏规则手册,从反思,分析和经验的角度写成。游戏的玩法是要具体实现规则。规则不是游戏,但没有规则的游戏是没有意义的。释经学并不是解经,但解经是应用释经学。

lV. 圣经诠释

诠释是读者或听者寻求获得作者或讲者透过语言符号要带出的可分享的言辞意思。并不是每一个在作者脑海里的意思都可以用语言传达。正如希尔施(E.D.Hirsch)所说:「作者的言辞意思受限于语言的可能性,但取决于他自己实现并明确其中的一些可能性。相应地,一个诠释者要去解释的言辞意思,是取决于他的行为意愿,同样受限于相同的可能性」(诠释的有效性,1967, 第47页)。

诠释者若能把握文字背后的文化规范和惯例,这将大大提高他把握作者的言辞意思。一种语言符号可以代表两个人的同一意思,因其意思已被限制于惯常的范围内。

当然,文字往往有多种含义,但上下文中,文字与文字间的联系便能明确表达作者在他或她的作品某部分要带出的意思。然而,诠释者需要谨记,在他或她的诠释过程中是存在一定程度的猜测。而在诠释经文时,亦不能咨询作者,因此声称为正确的诠释绝最多意味着高度的可能性。

然而释经者越愿意接受其他同样努力去理解的人的意见,就越可能明白作者想要传递的意思。诠释经文中要克服最大的困难是著名的「释经循环」(hermeneutical circle),这是释经者试图寻找含意的一个思想过程。

在方法论上,它指的是诠释者跟从的解释程序,他或她把一句句子的部分组建成整体的意义,而全部意义又决定它的部分意义。以循环来描述,是指一个句子里的词语是同样与整体的段落有着深刻的相互关系,并统一扩大至最后成为手上的文本,而这又有赖于对整个经文的理解——简单来说,上下文和文字,文字和上下文之间的相互关系。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一段经文的所有方面也同样能够被几种不同解释方法支持,释经循环就可能永远不会被打破,而诠释者将会浪费他们的时间来讨论哪些观点是正确的。希尔施指出:「......并非所有特征都取决于文体......并不是所有言语理解都是易变的。理解是困难的,但不是不可能的。」 (诠释的有效性, 1967, 第77页)

所以,与诠释伙伴讨论应如何理解经文是不可缺少的,准确来说正是因为其他人的想法能够帮助我们看到经文中数量稀少的不变的特征,从而给经文带来一种诠释。因此就有更大可能性得着正确的诠释,尽管这并不是绝对肯定的,而这就令诠释经文,如同在任何有很大可能性但没有绝对性的其他领域里一样,追求知识是值得的。

V. 鉴别方法

在这节课的余下时间,我们将从不同途径探讨现代学生和诠释者在解经时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将要讨论到的不同方法,不仅是证明圣经文件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应被视为互补的。没有任何单一的处理方法可以做到完全理解当中的意思,而是作为处理某一特定段落的某一方面的一种途径。

每一个这些方法均被视为不同的鉴别。鉴别是一个广泛的词语,包括了许多研究经文的技术,以尽可能建立他们的原始文本,文学类别,风格,作者,日期,目的,等等。圣经鉴别包括各种关键学科,尤其是文本鉴别,来源鉴别,形式鉴别,校订鉴别,历史鉴别,和正典鉴别。

A. 文本鉴别 Textual Criticism

A. 文本鉴别由于圣经的亲笔手稿(原件)已全部丢失,因此对我们现有的抄本作仔细评估是重要的。虽然这通常是专家的工作,但所有信徒对文本鉴别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文本鉴别的功能和目的有双重性:(1)重建本来圣经文本的原文,(2)建立多个世纪以来文本的流传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种误差悄悄进入文本中:无意和有意。

无意的误差包括:(1)眼睛误差。有时抄写员把类似的安色尔(大楷体)字母混淆了。「跳读」(Homoioteleuton)是在经文抄写过程中,抄写员的视线,从一句句尾落到另一句相同几个字母或词的句尾上,结果遗漏了中间的段落。眼睛的误差也包括字母易位,而产生一个不同的词。(2)因相似发音而导致的言语误差。 (3)由于误解或忘记所导致的思想误差,其中包括了词序的变化和同义词的替代。

有意的修改包括:(1)语言或修辞上的修正,这无疑是心存善意作出的。 (2)历史的修正,这包括纠正一个明显事实的错误。 (3)调和的修正;这包括明显故意的与平行的段落融合(例如,在许多抄本中路加福音11章2-4节的主祷文被完整版本的马太福音6章9-13节所同化)。 (4)教义的修正却是最不经常有意修改的。 (5)礼仪中如果使用某段经文,可能会涉及到礼仪修正。

文本鉴别已逐渐形成一定的原则,这是根据耐心的分类和衡量所有的文件证据,既有外证(也就是说,抄本的价值)也有内证(即内在的可能性)。寻求外证,用最可靠的见证¬——希腊抄本,版本,以及早期教父的征引,来确定是否支持这个读文。这许多的见证,可以归入四个组别或文本的类型:亚历山太经文类型,凯撒利亚经文类型,拜占庭经文类型和西方经文类型。透过研究大量的文本异文(textual variants),学者可以决定这些文本类型的可靠性。

1. 亚历山太经文类型是那些来自一个共同的祖先起源于埃及亚历山大的新约抄本,它们有着相同的文本特色和思想。也被称为埃及文本,或者更常见的也许是更好的,就是霍特(F. J. A. Hort,1882)的理论所称为的「中性」文本,这是新约圣经原稿一个基本代表。中性文本的主要见证是第四世纪的手稿梵蒂冈抄本。

2. 伯內特·斯特理特(B. H. Streeter,1924)提出凯撒利亚文本是一个独特的文本类型。他这样说是基于约翰福音的两份解说,俄利根(Origen)引用新约的不同抄本,早期,他是用亚历山太,后来,便使用凯撒利亚。斯特理特从科立得提抄本(Codex Koridethi)及两个小楷体抄本(系列1及13)推断,还存在着一个不同的文本——凯撒利亚经文类型。最近的研究似乎表明,凯撒利亚经文类型并不足有别于两大派:亚历山太和西方,以致成为一个单独的文本类型。

3. 拜占庭式或安提阿经文类型可见于许多后期的大楷体抄本,几乎所有的小楷体抄本,及后期教父和译本。它成为了公认经文(Textus Receptus)的基础 ,并因此产生了英王钦定本(King James Version)。它的特点是明确协调插句,书写流畅。

4. 西方文本是另一以地理命名的新约手抄本。他们主要是希腊拉丁双语手抄本,旧拉丁手抄本,和拉丁教父的征引,都跟意大利、高卢和非洲有关。西方文本这名词只是部分正确(因为一些旧的叙利亚和科普替抄本具有相同的文本特征),因其主要见证为伯撒抄本(Codex Bezae Cantabrigiensis),一些学者就以字母D取代之。

内证的基本原则是原稿的读文最容易引申出其他读文。根据理查·苏伦(Richard Soulen)的《圣经鉴别手册》,以下是其所谓的传统公式:(1)较难读文的往往是最应选择的(2)较可能引申出其他读文的(3)较短的读文通常是优选的(4)一般来说,具有作者特色的读文是优选的(第195页)。

B. 来源鉴别

当一个文件来源与那些依靠它而得出来的后来作品一起存留時,那来源鉴别就较容易处理。在旧约中,我们可以从历代志上及历代志下看到这最明显的例子。撒母耳记与列王纪乃是历代志的主要来源,而它们的存在,让我们非常肯定地说历代志是沿用撒母耳记及列王纪。

在新约圣经中,普遍认为马可福音是其他两本对观福音的一个主要来源,由于文件来源与那些依靠它而得出来的后期作品一起存留,我们可以毫无困难地研究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对马可福音的使用。

当有相似传统时,分析的程序是:(1)注意文件本身的内证(在不同传统重复及差异的地方) (2)注意任何相关的外证(那就是早期教父有关福音书的陈述)(3)对各种可能的证据解释提出全面和简单的测试。当然,当来源不存在,来源鉴别就变成推测性的工作了。

C. 形式鉴别

新约圣经形式鉴别有两个目的:(1)根据他们的文学体裁去将新约书卷分类(德语 Gattungsgeschichte 形式鉴别)(2)根据它们在没有写成文字之前,就是在口传时期的「形式」或「形态」,分析那些较小单元的传统材料 。自二十世纪初形式鉴别已经深入应用于福音书。

吉恩·塔克(Gene M. Tucker)把形式鉴别方法的传统步骤概述如下。 (1)结构:分析轮廓,模式或某一文体的架构,它的开始及结尾的段落(首尾呼应),传统模式(例如,平行体,交叉配置法)等。(2)文体:根据其类型 ,定义和说明单元。 (3)背景:确定社会状况或语言,因其决定了作品类形,文本的其他特性,或手上个别的文本。 (4)目的:在一般的文体以及具体的实例研究中, 对目的和功能,语气和内容的声明(旧约形式鉴别,1971)。

D. 编修鉴别

什么是编修鉴别?「编修」这名词在福音书鉴别学是指当福音书的作者在写福音书时,把他们所得的来源进行的编辑工作。编修鉴别是研究福音书作者接收和使用传统材料后给其所带来的看得见的变化。当用于解经时,编修鉴别是指在诠释的阶段,其主要关注重点是最后的书面形式或一段经文的编写。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到传统的最后阶段,因为它已经结晶成书面形式,并问作者或最终编辑者透过在最终形式的这段经文打算要说什么。编修鉴别均以文本鉴别及形式鉴别的见解和观点作前提。

编修鉴别者问,例如:为什么路加修改了马可福音有关施洗约翰就是以利亚的传统(对比马可福音6章14-16节与路加福音9章7-9节;马可福音6章17-29节有记载,而路加福音9章 9-13节却省略)?为什么路加在耶稣传道的开始和结束的时候有撒但的记载,而在期间却没有(路加福音4章1-13节,22章3节,但对比马可福音8章31-33节与路加福音9章21-22节)?在回答这些及无数类似的问题时,编修鉴别就有效地恢复了对观福音书作者于早期教会神学家的应有地位。就如一个学者所说,他们是基督教传统中「最早的解经者」,而不仅仅是首批编辑者。

E. 历史鉴别

历史鉴别的意思是研究那些意图传达历史信息的叙述,以确定实际发生了什么。「实际发生了什么」这句子是并不意味着诠释没有困难,但常识观点将足以应付我们目前的讨论。

历史鉴别的目标是按时间顺序叙述相关事件,从而来展示事件本身的性质和其内在联系。文件的历史鉴别是基于两个相关的假设或观点而进行。这可能是文件里指定的内部和外部的历史观点。一个文件的内部历史观点是与文本内历史和文化层面的描述或描绘有关。一个文件的外部历史观点却涉及该文件所提供的历史,文化,传记的内容。

F. 正典鉴别

正典鉴别视圣经为正典,也就是说,圣经为犹太人和基督教群体的权威著作。这同时假定神学信念会引导他们编译这些书。因此,透过分析它们的正典形态,即目前的编辑形式,找出它们的神学意义。

最初,由于耶鲁大学教授蔡尔兹(Brevard Childs)的大量著述,正典鉴别旨在超越标准的来源,形式和编修鉴别,以「正典形态」——就是其目前的形式,来诠释圣经文本(旧约圣经导论, 1979)。蔡尔兹认为,这最后的形态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1)它单独展现经文所见证的启示的全部历史;(2)群体已使用它把所接收到的传统作判断和相应修改; (3)透过显示文本如何历经多代的改动,从原来的事件组成著作而得以实现,正典形态可能会提供一个释经的关键,就是我们怎样具体地把经文实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VI. 结论:分析与合成

解经的工作可以说是分为两个相当明确的阶段:分析和合成。当诠释者开始解经的工作,他会研究一段经文的不同方面,文本,历史,或任何其他方面,这将打破这段经文使其成为不同的组成部分及问题,并以独立的单位和问题来探究。这些独立的分析工作通常会重叠,并且可以彼此借鉴。

诠释者因分析而对此段经文的理解会逐渐加深,而奠定了进行合成的基础。合成,在这里,指的是诠释者再一次将文本「放在一起」。现在的任务是将初步的分析调查结果彼此联系起来,衡量每一个的重要性,并决定每一个如何有助于手头文本的有效的整体诠释。

课程材料

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