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I. 引言

加拉太书之后,按照新约圣经各卷书的写作时间,接下来就应该算是保罗写给帖撒罗尼迦人的那两封信了。我们在察考使徒行传时发现,保罗到帖撒罗尼迦传福音是在他第二次布道之旅时。 没过多久,他就前往哥林多,当时正是迦流当政的时候。 通过与同期历史文献的比对,我们发现保罗去哥林多的时间大约是在主后50,51或52年。因此他在帖撒罗尼迦服事的时间应该比这个时间稍早一点。这两封信是保罗在哥林多时写的,因此写这两封信应该与他在帖撒罗尼迦的服事差不多是同一个时期。 写信的时间比他服事的时间稍微晚一点点。

II. 帖撒罗尼迦前后书

与加拉太南部高地的乡村相比,帖撒罗尼迦算是一个相当城市化的都市。但与它周围诸如雅典或罗马城相比,帖撒罗尼迦在文化和历史上都相距甚远。 我们在使徒行传十七章读到,保罗用了好几个安息日,与住在帖撒罗尼迦的犹太人讲论。此后不久,他就被他们赶出了城。这说明保罗在那里服事的时间相当短,可能总共只有一个月。

如果这个推测是对的,那么帖撒罗尼迦前书的意义实在非同寻常。因为保罗在这卷书的头三章,对帖撒罗尼迦人大加赞美。 保罗在这卷书中几乎没有提到什么关于行为做法上的教导或指正,也未提到任何类似在加拉太书中那些严重的犹太教徒问题。 他在第四、五章劝勉的部分,只提到一个重要的神学问题。这个问题他在帖撒罗尼迦后书中再次提到。

A. 末世论

这个主题就是末世论,即基督教关于「末世」的讲论。 末世论讲到临近基督再来之前那段日子的所有情形。 帖前四13和五章提到,帖撒罗尼迦教会中有些信徒不久前去世,这显然引起一些人的担心,生怕自己活不到基督再来的日子。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劝勉这些人要除掉这样的恐惧。虽然耶稣说祂即将再来,但这个日子到底是哪一天却不是我们能够知道的。许多人确实会在祂再来之前去世。 事实上,这些帖撒罗尼迦人,和我们在新约圣经中读到的其他人一样,认为关于基督即将再来的教导是人捏造出来的。

如今二千年过去了,帖撒罗尼迦人的担心不禁令人发笑。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从基督受死,大约发生在主后30年,到帖撒罗尼迦前后书完成,大约是在主后50或51年,中间隔了二十年。 那时的基督徒认为基督会在祂升天几周、几个月,或几年后再来,在那种情况下,基督延迟再来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在有人再读到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关于末世论的信息,就不免会发问说,「主是否还会延迟再来」。

在开始读这封书信的主要内容之前,我们先来比较一下帖撒罗尼迦前后书的重点,就会发现这些重点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后书二章2节鼓励帖撒罗尼迦人,不要轻易被冒充保罗及其同工之名所写的书信或说法所摇动。这些书信或说法称主已经来过了,主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按照希腊及诺斯底教派思想的教导,基督再来是人眼所不能见的,只有真信徒才能知道这事,其他人则已经错过了。

关于帖撒罗尼迦人的忧虑还有另外几种说法。 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后书对此做出了回应,他说「我曾告诉你们祂将再来,但不要夸大祂再来的时间,祂并不会那么快再来」。 在帖撒罗尼迦后书这封简短书信的第二章,保罗提到基督再来前会有一些征兆发生。

B. 内容

查考完这两封书信关于末世论的两个主题后,我们会回过头来有一些应用。 我们先来看被称作劝勉书信的帖撒罗尼迦前书。 我们前面说过,保罗在这封书信中并未提到任何重大的伦理道德问题。 事实上,帖撒罗尼迦前书头三章几乎全都是褒扬赞美之辞,完全不像我们前面读到的写给其他教会的书信, 会指出收信教会的重大问题。保罗在帖撒罗尼迦教会传福音、服事的时间总共也只有几个星期。因此,信中这些称赞对帖撒罗尼迦这间羽翼未丰的教会来说,实在是非常高的溢美之词。

第7节的经文很好地描述了保罗对帖撒罗尼迦教会的宠爱和喜悦。 在说到他们蹒跚起步的传福音的果效时,保罗说「……甚至你们作了马其顿和亚该亚所有信主之人的榜样」。 第8节保罗接着说「因为主的道从你们那里已经传扬出来。你们向神的信心,不但在马其顿和亚该亚,就是在各处也都传开了」。保罗继续说,他不必告诉其他人帖撒罗尼迦人在信心上所做的榜样,连不信的人也跑来告诉他关于帖撒罗尼迦人的事,这实在是一个美好的信心见证,无论对基督徒来说,还是对年轻、年老的人来说都是如此。

他们怎么能这么顺利地对福音做出如此迅速的反应? 二章13节是对这个问题最好的解答。保罗在那里写到「我们也不住地感谢神,因你们听见我们所传神的道,就领受了,不以为是人的道,乃以为是神的道。这道实在是神的,并且运行在你们信主的人心中」。 将所听之道当作神的话来接受,就是人们正确回应福音的关键。

C. 帖撒罗尼迦前书概要

帖撒罗尼迦前书一章1-10节以常规书信中常见的介绍和感谢开始。这一段在加拉太书中被略去; 二章1-16节是保罗在帖撒罗尼迦教会服事的描述;二章17节至三章13节描述了保罗离开帖撒罗尼迦后的感受;四章1节至五章28节,是信的主体内容部分,之后信尾有一段关于末世的劝勉,最后是信末了的问候。

D. 帖撒罗尼迦前书的神学

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第二章谈到了自己在那里的服事。 7 和11节保罗分别谈到自己如同乳养孩子的母亲和充满慈爱的父亲一样,心中关切这些初信的帖撒罗尼迦信徒。 这让我们看见,人若非以对家人一样的爱与关切去服侍他人,他不是在服侍工作中很快被消耗殆尽,就是不得不选择放弃,因为服侍工作中实在有太多的挑战需要面对。 信末劝勉的部分,如果略去大段保罗想念帖撒罗尼迦人,并与他的信使提摩太再次来访等内容外,我们会读到一个有争议性的问题。

保罗到底是如何教导末世论的? 帖撒罗尼迦前书四章是全本圣经唯一一处提到「被提」的地方。尽管一些学者认为,被提在其他许多地方也有教导。 保罗在四章17节提到基督再来时会发生哪些事,基督再来时那些活着的人和那些在基督里死了的人会在哪里。「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 历史上有三种关于被提的说法。 一种源自拉丁文的raptus,意思是「被抓住」,「与基督一起在空中被抓住」,翻出来就是与基督一同被提到云里。 有些人认为被提与基督第二次再来是分开的两件事。还有些人从另外的角度看,认为这两件事其实是同一件事。 持第三种看法的人数最少,他们认为被提是发生在大灾难和经文所描述的基督再来之间。

关于被提的问题,你可能听说过灾前被提、灾中被提、灾后被提等说法。这三种说法各自说到了被提的时间。 公平起见,我们不得不说保罗在这段经文并未清楚提及大灾难的事,因此任何想要将这段经文与被提挂上钩的举动,都必须有其他经文的佐证,使这个说法与经文能够相互印证。不过,这段经文中提到了另一个相当重要的词,就是与主在空中相遇。这个词在希腊语中有相遇、约会、重逢、庆贺相聚、君王或将领凯旋而归的意思。 这个词用在从天返回的基督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在空中与主相遇」的意思并非指七年大灾难期间基督徒都会被提到天上,而是指基督再来那一刻我们会离城欢迎我们得胜的君王,在庆典和胜利的喜悦中陪伴祂一同凯旋归来。如果这些话和比喻就是保罗头脑中想说的,那么灾后被提应该是对这些话最好的理解。 无论大家在这个问题上所持的看法如何,都不该让这些看法成为分裂教会的理由。 总之, 第四章最后一句话告诉我们「因此你们当用这些话彼此劝勉」。第五章警戒帖撒罗尼迦人总要警醒,这样事情发生时,他们就不会感到惊奇。 他们虽然不知道基督再来的具体时间,但却可以随时警觉自省,当主像贼一样在夜间回来时,自己不致于毫无准备。

E. 帖撒罗尼迦后书概要

前面我们说过,保罗之所以这么快就写了帖撒罗尼迦后书,是因为帖撒罗尼迦前书的成功。如果保罗继续强调主会再来的主题,一定会有人对此大做文章,极尽渲染之能事,使人误以为基督会在极短的、确定的时间内回来,而不相信基督再来是随时可能发生的事情。为了抵消这种看法的影响,帖撒罗尼迦后书指出,基督再来前必有一些征兆发生。 帖撒罗尼迦后书总共可分为三个部分,每一章就是一个部分。 第一章一上来是常规书信的介绍和感谢;二章1-12节为书信的主体,讲到末日前将会发生的一些征兆;三章1-18节是书信的劝勉部分,最后以问候语结束。

F. 帖撒罗尼迦后书的神学

帖撒罗尼迦后书这封短信关于末世论的教导,在解经上再次引发了极大的争议。 第二章保罗在揭露主的日子已来过了的观点时,未再提到即将发生的征兆的事情。 保罗在第3节首次提到,在那些日子以前,必有离道反教的事,那注定要沉沦的不法之人也要显露出来。 这些在一世纪众所周知的事对犹太人来说也不陌生。 弥赛亚之国降临之前,世上必有一个大君王要起来 ,竭力抵挡神,与神及其计划为敌。

约翰后来也提到同样的情形,他将那人称为「敌基督」。紧接着在第5、6节那里指出,正有些人和事在拦阻敌基督,使他到了时候才可以显露。 第二章7节继续说,「因为那不法的隐意已经发动,只是现在有一个拦阻的,等到那拦阻的被除去」。 这个「拦阻」的力量或人位,在一些翻译中被译成好几种不同的实体:圣父、圣灵、教会等。 虽然有这么多有争议的、令人费解的说法,但这些说法都在提醒我们,就在基督再来之前,这个世界上邪恶不法的势力将要达到顶峰。 千万不要以为我们仍生活在一个太平盛世,这类事绝不会立即发生,导致末日来临。

保罗在第三章有一些非常有趣的声明。 这些声明显然是与一些不肯工作的帖撒罗尼迦信徒有关,但保罗在第一封书信中并未提及这些人和事。 我们必须责备那些不肯工作的人。帖撒罗尼迦后书三章10节提到那些不肯工作的人(不是指那些找不到工作的人,而是指那些什么工都不肯做的人)时称,不做工的人不可吃饭。 历史上,基督徒认为帖撒罗尼迦信徒不肯工作的原因应该与末世论有关:他们大概想基督马上就要回来了,辞掉工作等着末日来临就好了。最近几年,除了这个神学上的解释之外,又加上了一个社会学方面的解释。考古现场发现帖撒罗尼迦城贫困区有大量今天我们称之为廉租房的建筑,很可能是当时基督徒的公共用餐处,也是大家一起领受主餐的地方。 可能正是大家共同捐钱一起吃饭,分享爱筵席的方式成为那些基督徒不肯工作的一个社会原因,受到保罗的责备。

综合帖撒罗尼迦前后书的内容,我们就知道作为一名基督徒,应当如何正确回应那些围绕基督再来的既复杂又不确定的问题了。基督可能会继续延迟再来;也可能比预期的提早回来。 我们完全不知道哪一个才是正确的答案。我们实在不敢妄论自己地上的日子是长还是短。我们必须避免持守灾后被提观点的人所拥有的受困心态(siege mentality)。 这些人认为我们必要经历大灾难,因此应当囤积大量物资,以防范那些不信之人对我们的抢夺。 我们也必须避免持守灾前被提观点的人所拥有的失败主义心态(defeatism) 。这些人将这个世界看成一只将沉的船,我们必须尽可能拯救灵魂,而不必管这些人在身体和灵性上有哪些需要。 看完帖撒罗尼迦前后书之后,我们就知道应当如何以平衡的态度看待末世论,知道如何避免曾经困扰以往和现今教会的种种错误。

III. 哥林多前书引言

保罗在哥林多写完帖撒罗尼迦前后书之后,便继续开始他的布道之旅。 保罗写的下一封书信就是哥林多前书。这封书信比帖撒罗尼迦前后书两封书信加起来还要长。 接收这封信的人住在古罗马帝国道德最败坏的城市之一哥林多城。 尽管保罗曾在那里停留了一年半的时间,但哥林多教会仍是一间生命最不成熟的教会之一。 十六章3节告诉我们,保罗这时住在以弗所,他在那里住了三年的时间,写哥林多前书时,已是他在那里停留的最后一年。因此,我们可以推算出保罗写哥林多前书的日期大约是主后55年。

A. 回答问题

哥林多前书的概要很容易概括。 这封书信的概要也许是所有保罗书信中最容易概括的一封。保罗在信中回答了哥林多教会信徒提出的问题。 前六章涉及的是信使从哥林多革来氏家带到以弗所的一些问题和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关于这一点在第一章中有所提及。 从第七章开始,保罗开始谈及哥林多信徒通过信函告诉他的一些事情,从这个细节我们知道,哥林多教会的信徒曾给保罗写过一封信。

B. 哥林多前书的神学

哥林多前书的主要内容就是保罗对一系列问题的回答。 这些涉及思想意识、神学、神学过失等方面的问题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教会的分裂问题;一至四章直接指出这些问题,整封书信中提出的所有其他问题都是由这个问题引发的。此外,哥林多教会还混杂着希腊哲学的教导,颇类似我们前面考查过的诺斯底教派二元论的教导。不过,在哥林多教会希腊哲学比诺斯底主义的教导更为盛行。 希腊哲学二元论认为,物质世界的本质就是邪恶的,因此凡接受希腊哲学教导的人大都崇尚禁欲主义,拒绝这个世界上任何形式的生活方式,但也有少数人过着享乐或纵欲的生活。保罗在这封书信中罗列的问题,大多都与这些扭曲的希腊哲学有着一丝半缕的联系。 哥林多教会信徒还得意洋洋地自以为成熟,实际上却沉浸在各种各样的错误中。 他们自以为已达到一个属灵高峰,但保罗却哀痛地提醒他们在许多事上还差得很远。

一至四章开头,保罗一如既往地像往常一样做了介绍并献上感谢。之后他便对教会那些称呼自己是「属亚波罗的」,「属彼得的」,「属保罗的」,「属基督」的人作出回应。 我们不太清楚这些分别到底都是指什么。 按照历史的推测,人们认为这些称呼通常都是指神学上的分门别类,很像扰乱加拉太和安提阿教会的那些犹太教派问题。属彼得的可能是指坚持犹太教派的教导;属保罗的可能是指坚持脱离律法捆绑的新教教导;属亚波罗的可能是指坚持智慧或思辨哲学的教导。使徒行传十八章在讲到亚波罗的背景时,曾提到他在这方面是大有学问的人。但我们并不确定这些说法是否正确,也许像帖撒罗尼迦教会的问题一样,哥林多教会的问题也掺杂了社会方面的因素。 教会中的贫富让人们产生了阶级上的差别。有证据显示,哥林多教会的许多问题都是那些有权有势的富人带来的。无论是哪种情形,保罗在一至四章主要对教会的分裂问题做出回应,指出人们应效法十字架的榜样。

保罗在二章2节用一种极为夸张的口吻说「我曾定了主意,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 他在这封信中的确教导了许多事情,但只有这节经文清楚地显明了保罗的意图,他希望哥林多教会中这些分门别类的人,能够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到他们信仰的根基,就是被他们认为愚拙的十字上来。 这位被钉的弥赛亚,对犹太人来说是一块绊脚石,因为他们认为祂是神所诅咒的;对希腊人来说,祂无疑是愚拙的,因为希腊人的神是不会死的。但十字架的信息告诉我们,这位弥赛亚是衡量所有人的终极准绳, 这条准绳的基准就是十字架。

课程材料

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