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Progress
0% 完成

I. 导论

在这一堂课,我们要开始进入耶稣生平的结尾及高峰──耶稣事工最终的地理性阶段,就是我们常说的犹太事工。然而,我们并不清楚耶稣最后一次离开加利利,前往耶路撒冷迎接最终命定的这段旅途,实际上总共花了多久的时间。

我们之前提到,耶稣那段时期的事工是一个遭受拒绝的阶段,祂在十字架的阴影之下前行。可是,在马可福音第10章(以及在马太福音第19章、路加福音第18章的平行经文)──或许是在耶稣受死前的逾越节的前几周──耶稣到了犹太,以色列最南边的区域,在路上教导向祂聚集而来的人群,并且回答许多人所提出的问题。

II. 耶稣事工的最后阶段

A. 离婚的议题

马可福音第10章(和其他平行经文)的内容,是对观福音所记载关于耶稣这个事工阶段的第一个事件。一些犹太领袖试图以离婚的议题,来设计陷害耶稣。煞买(Shammai)和希列(Hillel)这两大法利赛人的派系,针对离婚的议题引发非常激烈的争论,因为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诠释申命记第24章的规条。对于应当离婚的条件,希列的态度十分开放,煞买则是十分严谨。

耶稣似乎站在煞买这一边,如同祂所回应的,只有在犯奸淫或对婚姻不忠的情况下,才能离婚。不过,在某种意义上耶稣却比煞买更加严格,因为祂指出离婚只不过是被允许的选项,实际上并非强制的命令,而煞买却会传达这样的教导。

然而,马可福音在第10章的重点在于,耶稣的教导指向了上帝最初创造婚姻的心意。祂提到创世记第2章的教导: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因此,关于婚姻的律法所要求的,是一生之久的忠诚。唯独在一些例外情况下,上帝才会认可离婚。

耶稣的这项教导与祂在马太福音第5章、登山宝训中第三组讲道的内容一致,哥林多前书第7章也为此作了补充说明,如同保罗也承认有第二种例外的情况──主要来说,就是不信主的配偶想要离婚。今天,许多人在心中也会问这样的问题:上帝是否在其他情况下允许离婚,或许祂会两害相权取其轻。尽管如此,重要的是,我们要看见新约所记载的这两个例外情况之间的共同点──这两者都破坏了创世记所提及的婚约。一方面,就性关系的忠诚而言,二人成为一体遭到了破坏;另外,就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而言,身体上的亲密以及对配偶远超别人的忠诚度也都受到了破坏。

当我们想要了解在犹太和哥林多文化之外,是否还有其他例外情况存在,或许可以问问这一个问题:有没有其他情况显示,这段婚姻实际上已经破裂了?关于这一点,我们需要非常谨慎,以免列出一张清单,告诉人们在哪些情况下离婚是能被接受的。我们需要注重圣经的教导,同时也要小心根据不同的个案来处理这个议题。不过,我们也不能失去耶稣在这项教导的重点──祂呼召在这个已经十分开放、容许离婚的文化,归回到更崇高、更加严格的伦理观,就像我们在登山宝训所看到的教导一样。

B. 自我否定

耶稣犹太事工的下一个事件,发生在祂从犹太前往耶路撒冷的旅途中,内容是一个关于自我否定的故事。耶稣祝福了被带到祂面前的几个孩子,并借此教导:人必须学像小孩,才能进入上帝的国。不过,我们在此必须留意,耶稣所说的"学像小孩"指的是关于小孩的哪些方面。显然祂并未呼召门徒要行事幼稚,而是希望他们像孩子一样倚靠别人,不是自己。而换作是门徒,他们所要倚靠的就是在基督里显明的上帝。

C. 基督徒的管家职分

第三个事件记载于马可福音第10章和其平行经文。内容提到了耶稣与富有少年官的相遇。 在这段非常详细的描述中,耶稣命令那位富有的少年官卖掉所有财产分给穷人,然后来跟从祂。这个故事令门徒感到非常惊讶。而且我们必须承认,耶稣并没有向每一个将要成为祂门徒的人,提出同样的要求。

而事实上,看来路加也想将这一点特别解释清楚,像是他立即接续讲述了撒该悔改的故事──撒该的故事记载在路加福音第19章,紧接在路加福音第18章富有少年官的故事后面。

后来,从路加福音19章11节开始,记载了主人将银钱(minas,弥拿,约十两银子)交给仆人的比喻。

当我们将这三个故事放在一起,就能描绘出三种不同的基督徒管家模式。在第一种情况,耶稣命令少年官卖掉所有的财产;在第二种情况,撒该自愿捐出一半财产,并且承诺他若讹诈了谁,就还以四倍;而在主人将银钱交给仆人的比喻中,主人要仆人将钱拿去做生意。后来,那些仆人没有把主人的钱捐输出去,反而赚取更多的钱。不过,我们为了避免让自己随即以放任的资本主义为满足,就要知道所有的钱财最终都要还给主人。不管我们跟从哪种模式,不管上帝呼召我们在哪种特殊处境下做事,重要的是我们所拥有的一切皆属于祂。无论我们能够将多少钱财,特定分享给那些有迫切需要的人(路加在其他地方说得非常清楚,如同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所看到的──我们那些富有的人更应该慷慨捐助)──尤其是在世界上作为基督徒的弟兄姐妹──无论我们能付出多少,要晓得所有一切都是上帝借给我们的,并要成为优秀的管家。

D. 第三次预言受难

在马可福音第10章的结尾,耶稣接着开始教导门徒祂的受难和死亡。在马可福音第8、9和10章,耶稣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预言祂的受难。而在这段经文中,耶稣责备门徒,因为他们相互争论将来谁在国度中是最大的。耶稣告诉他们,谁想要为大就必须作众人的仆人。此时出现了马可福音著名的10章45节,而我们之前已经提及过,这是马可对耶稣作的重点关注:耶稣作为一位受苦的仆人──祂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

III. 临近最后一周

A. 前往耶路撒冷

到目前为止,我们临近耶稣生平的最后一周。在马可福音第10章的结尾,耶稣医治瞎子巴底买的故事,发生在离约旦河不远的耶利哥城附近。从这里出发,只需一天便可抵达首都耶路撒冷。另外,在耶稣快要进入耶路撒冷之前,约翰福音第12章记载了此时发生的一个故事。因此,从时间顺序上来看,这个故事应该是随后发生的。约翰在记载中提到,这件事发生在逾越节前六天,也就是在耶稣受死那天即我们所称的受难节(Good Friday)之前的那一个星期六。

B. 耶稣在伯大尼

伯大尼是在今日我们所说耶路撒冷城外的一个小村庄──位于橄榄山远处的一个山坡上。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马大、马利亚和拉撒路的家。在不久以前,耶稣使拉撒路从死里复活。而到了这个时刻,马利亚用一瓶价值近乎一年薪水的珍贵香膏膏抹了耶稣,这是为了祂的死和埋葬所做的。约翰在这事上使用了十分鲜明的对比方式,描述了马利亚和犹大不同的反应。

一些学者推测,这两人是真正了解、并且相信耶稣必须以一种羞辱的计划使自己被捕,以及被钉上十字架。但是,马利亚和犹大的反应却是完全相反的:马利亚出于信心,犹大却是出于冷嘲热讽和怀疑。犹大作出如此的反应,或许是因为他对耶稣没有成为军事统治者、推翻罗马帝国而大感失望──所以他下定决心要出卖耶稣,而他的下场也就因此底定。无论如何,当犹大在这段经文中控诉马利亚将钱浪费在香膏上,而不是拿去周济穷人。这里提醒我们:耶稣并不是一贯的苦行主义者──因此,我们有时可以付上昂贵的代价来敬拜耶稣。

耶稣如此回应:"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现今富足的信徒时常错误地解读这一句话。耶稣的回应实际上来自申命记,人们可以在任何时候帮助穷人的一段记述,如同马可福音和平行经文所指出的一样。因此,申命记(译注:申命记15章11节)接续写道,"总要向你地上困苦穷乏的弟兄松开手"。

虽然马利亚这一份奢侈的爱的流露,是为着一个特别的情况而作的。基督徒的生活准则却也要求我们怜悯穷人。马可和马太将这个故事摆放在不同的语境之中:在马可福音第14章以及马太福音第26章,仿佛它就发生在耶稣被捕的那一夜。但是,细心的读者就会发现,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时间连接点,要求我们将这个事件放在那个时刻。我们推测马可和马太是按照主题来编排这个故事的,主要是因为马利亚为了预备耶稣死后的埋葬,用香膏膏抹祂,使得这件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同他们在福音书许多其他地方一样,根据主题来编排材料。

IV. 棕枝主日(Palm Sunday)

接下来,让我们重新回到对观福音所记载的事件,并从马可福音第11章(以及平行经文)开始,一天又一天地接续探究下去,直到最终导致耶稣走向死亡的一些事件发生。在星期日,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棕枝主日,耶稣从耶利哥出发前往耶路撒冷,众多跟随者以棕树枝铺在地上,热烈欢迎祂,高呼"和撒那!"──意思是"上帝拯救我们!"

不过,虽然耶稣身骑驴驹,表现得像是弥赛亚一般,并且应验了撒迦利亚书9章9节,驴驹的重要性却被群众给忽略了。耶稣并非如同罗马将领那样,骑着白马胜利地进入耶路撒冷,反而像是一个无权无势的人,骑在平凡的牲口上。弥赛亚来到耶路撒冷的模样如此谦卑,人们却绝大部分不晓得这项事实。因此,后来我们也并不觉得意外──仅在五天之后,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便对耶稣感到失望,以致对祂作出的行为也发生了戏剧化的转变。或许至少当中同样的一些人,已经变成在耶路撒冷的街上叫喊:"钉祂十字架!钉祂十字架"!

V. 星期一

A. 不结果之无花果树的噩耗

星期一时,耶稣离开马大和马利亚在伯大尼的家,再次进入耶路撒冷。在路上,祂咒诅了一棵没有结果的无花果树。除了马可福音第5章所记载的,耶稣把鬼赶入猪群的故事之后,这是福音书中仅有的一个关乎毁灭的神迹;此外,这项神迹并没有毁灭人类,而只是毁灭一棵植物。然而,耶稣并不只是因为无花果树没有结果,以致祂无法填饱肚腹而发怒;祂的这个行动,其实具有许多象征性的意义。

在旧约中,无花果树经常作为以色列的象征,或在弥赛亚时代以色列所能享有的祝福:那时每一个以色列人可以坐在自己的无花果树下,享受土地的丰富。当耶稣咒诅无花果树的时候,门徒感到非常惊奇,而祂这样回应:"我实在告诉你们,无论何人对这座山说:‘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他若心里不疑惑,只信他所说的必成,就必给他成了。"那座山可能指的是锡安山,也就是圣殿的所在。当耶稣和门徒沿橄榄山下到位于耶路撒冷城东边的汲沦溪谷时,就能看到圣殿山。

耶稣所说的话并没有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拥有足够的信心,就能做任何超自然的事。这可能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教导,能以符合无花果树毁灭神迹的象征意义。同时,它也与路加福音13章6至9节所提到,无花果树代表以色列人的比喻有关:如果以色列不悔改,很快会被毁灭──以上几点放在一起,都在预言耶路撒冷、圣殿,以及圣殿所代表的献祭系统都将灭亡。

总而言之,耶稣在此作出的教导是一项具有象征性的预言行动,表明祂将要开创新的时代。相同的象征意义,也出现在受难周。耶稣在星期一所做的另外一件事,就是我们时常说的"洁净圣殿"(cleansing the temple),这个内容印证了我们对于上述经文的解释。

B. 在圣殿发怒(Temple Tantrum)

然而,"洁净圣殿"的这个说法似乎并不那么恰当。如同耶稣胜利地进入耶路撒冷,或许应该更理想地被称为"光荣地进入耶路撒冷"一样,洁净圣殿的意涵,或许更像是"清理圣殿"(a temple clearing)。耶稣并非认为自己能在最后的日子,真正对圣殿的运作进行改革,而是要以先知性的行动,来象征整个圣殿系统已经时日无多。一位学者曾经巧妙地将这段记载,称作为"耶稣在圣殿发怒"(Temple Tantrum);仅管这个说法可能过于粗俗,却比洁净圣殿的说法更好。不久之后,圣殿将不复存在,人们也不再需要圣殿,因为那些敬拜上帝的人,无论身处何方,都能透过耶稣来亲近祂,因为祂就是那最终的赎罪祭。

VI. 星期二

A. 引发争议的教导

耶稣接着在星期二的时候,向着那些常在圣殿中出现的几个群体,进行了一系列具有争议性的教导。先前我们稍微探究了一下犹太教领袖的各个群体就十分有意义。因为我们必须先这样做,才能好好理解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和耶稣的回应。

大祭司们问耶稣,祂在圣殿发怒的权柄来自何处。他们是圣殿的负责人,自然会提出这一个问题。耶稣没有直接回答,却讲了一个简短的故事,内容指出祂的权威和施洗约翰的权威,来自相同的地方。因为约翰受到群众的拥戴,所以宗教领袖既不会声称祂不是来自于上帝,尽管他们也不会明说祂是来自于上帝。因此,双方僵持于此。

除非法利赛人和希律党人面对共同的敌人,否则他们并不会搅和在一起。接下来,他们一同询问耶稣有关交税的问题。希律党人支持希律以及当前的政治局面,他们支持交税给希律,法利赛人却不赞同这点。耶稣要如何在不得失任何一方的情况下,来回应这个问题呢?耶稣著名的回答不仅做到了这一点,也在某部分承认了这两方面的合法性:"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耶稣在祂的回应中将上帝视为最高的权威,代表该撒并不像祂所说的那样具有绝对的权威。

接下来,撒都该人来到耶稣的面前,询问祂有关复活的教导,并且讽刺祂对于来世的观念。然而,耶稣却引用《妥拉》,也就是摩西五经中的一段经文来证明复活的真实性。一位律法师询问耶稣何谓最大的诫命,而耶稣给予了其他犹太领袖会认同的答案:"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上帝,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

当所有质问耶稣的人和他们的计谋都落空了,耶稣反过来问他们在诗篇110篇1节的经文中,大卫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的意思。从根本上来看,耶稣是在问:若不是弥赛亚,有哪个主比大卫还要更大呢?群众都哑口无言。

从此刻起,耶稣开始对文士和法利赛人的假冒为善,提出锋利的指责。马太福音第23章为此作了最详细的记载。耶稣在圣殿教导的结尾,提到了一名寡妇奉献了两个小钱。尽管她所能奉献的金额非常少,却得到了耶稣的称许,说她的奉献不仅牺牲自我,并且慷慨地回应上帝。之后耶稣就离开圣殿,而这让我们想起在旧约中,当以色列因着自身的罪孽而被掳外邦,以西结也同样提到上帝的荣耀离开了圣殿。

B. 橄榄山讲论

耶稣带着门徒上了橄榄山,而祂在那里所教导的内容,被称作橄榄山或末世讲论。这段内容被记载在马可福音第13章、路加福音第21章,并且非常详细地被记载在马太福音第24及25章。门徒不久前才在圣殿中待了一段时间,等到离开之后,他们就赞叹圣殿是如此雄伟及壮丽,按照古代世界的建筑及美学上的标准,绝对能被视作奇观。然而,耶稣的回答必定也震撼了他们的心。耶稣说:"将来在这里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了。"这个回应引发门徒思想两个层面的问题:圣殿何时会被毁?末期何时要来到?

毫无疑问的是,对于门徒来说,这两件事是同一件事。他们或许无法想像没有了圣殿,上帝要如何持续向以色列、祂的子民显明祂的计划,而且一旦圣殿被毁,末期就必定到来。不过,当耶稣回答他们的问题,祂似乎把答案分成两个部分。虽然这段经文让一般信徒和学者分别作出了十分不同的解释,可是我们并没有时间详述所有解释它的方法。请让我简要提供一个许多福音派圣经学者大致同意的方法,虽然这个解释在某些方面,或许并没有像其他的解释那样突出。

在马可福音13章5至23节,耶稣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圣殿何时会被毁?虽然祂在回答的第一个部分,提到了某些必须应验的兆头,可是倘若这些兆头出现,也并不完全代表圣殿的末日及毁灭就要立即发生。这些兆头包括假弥赛亚的出现、战争和打仗的风声、地震、饥荒和逼迫,以及福音被传到万民。毫无疑问的是,这些事情中的大多数已经应验了,而且或许在初代基督徒的时期就已经发生过几次。

然而,乍看之下福音传给万民像是一个十分不同的类别,我们今日时常提到的大使命(Great Commission)依然尚未完成。但是,保罗在罗马书10章18节却这样说,至少从暂时性的角度来看,主的话语已经传遍全地──或许他指的是罗马帝国大部分的主要地区。另外,我们需要回想,在新约圣经的一些地方所用到的"全世界"这个词,也能在许多其他的经文被翻译为"已知的世界",意即罗马帝国。

在马可福音13章14至23节,耶稣接着谈到了关于圣殿被毁的一些事件。虽然从新约圣经的其他经文,尤其是从启示录来看,当人类的历史即将迈入结尾,我们就能觉察到类似事件可能会重复,而且规模甚至更大。关于圣殿被毁,我们非常需要比较马太、马可与路加之间的记载。马太和马可含糊地谈到"那行毁坏可憎的",而路加谈到耶路撒冷将被敌人所围困──之后这些事也确切地发生在主后70年,耶路撒冷和圣殿都遭到毁灭。之后,以色列就此进入一段被外邦人侵占的时期,直到日子满足。

所有福音书的作者,都将这段时期视为大灾难。我们经常习惯将启示录中的大灾难,看作是人类历史结束以前的最后一段时期;不过根据马可福音的上下文,耶稣所说的大灾难时代或许指的是整个教会时代──至少从耶路撒冷被毁直到耶稣再来,祂的子民将在许多层面上历经大灾。而这解释了为何马太福音在23章24节和接续经文所说的,一旦大灾难结束,那位复活的基督就要再来。

尽管如此,我们无法预言耶稣再来的日期和时间。马可福音13章32节说得很清楚。即使是耶稣,因着受到道成肉身的限制,也不知道祂再来的日子和时辰。但是,马太福音接续的一整章延伸了这篇讲道,并且借由几个比喻指出耶稣讲道的重点,作出比马可福音更加简要的总结:要警醒、要警觉,无论基督再来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都要做主的工。在最高潮的部分,讲道以山羊和绵羊的比喻作为结束──提醒我们,有一天万国万民将在上帝的面前接受审判,向祂交帐。

课程材料

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