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4, 项活动 2
进行中

讲章

课程 Progress
0% 完成
00:00 /

引言

耶稣在地上的服侍持续了三年,期间充满了令人惊奇的教导和神迹奇事。当人们想到耶稣时,最先出现在他们脑海中的,就是祂所行的神迹和祂所讲述的比喻。正是因为这些神迹奇事和比喻在耶稣的服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所以本课的一部分将会着重在这些方面。

不过因为耶稣与他人的友谊和对话也是祂服事的重要部分,所以本课也会谈这个方面。耶稣所讲的比喻紧紧抓住人们的心,祂所行的神迹显明了医治的能力。但是祂不仅仅是一位行神迹的人和教师,也是一位朋友。祂坐在井边与一位身处麻烦中的女人说话。祂满怀爱心地原谅了否认祂的彼得。祂是真实的人,总是关心着别人。祂透过友谊、通过谈话服事人,这与祂行神迹、讲述比喻一样充满了能力。

一。耶稣所行的神迹

I。“神迹”的定义

让我们先来说说耶稣所行的神迹。我们将那些上帝所行的,超越自然界能力,彰显神圣真理的工作称为神迹。

1.上帝的工作。只有上帝才能行神迹,而人不能。你和我都没有能力行神迹。唯一一个曾经行过神迹的人是耶稣。当彼得、约翰和其他人医治病人的时候,他们宣称是上帝透过他们工作,并且将神迹归功于上帝。有一件事将耶稣和普通人区分开来,那就是祂所行的神迹证明了祂真是上帝儿子的事实。

2。超越自然律。以上定义的第二部分指出,神迹超越自然界的能力。神迹是超自然的事件。然而,虽然神迹违反我们的自然律,但是对于创造自然界和其规律的上帝来说,神迹只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神迹对于人类来说是超自然的,但是对于上帝来说却是完全正常的。

当耶稣在水面上行走的时候,祂违反了万有引力定律。当祂把水变成酒的时候,祂违反了时间法则和化学原理,因为果汁变成酒,需要时间和一种特定的化学过程。但是耶稣却超越这一切自然律,使水在瞬间变为酒。

3。为了启示真理而行神迹。以上定义的第三部分指出,行神迹是为了揭示真理。透过行神迹,耶稣揭示了一个真理:祂是上帝的儿子;另外,祂献上自己,拯救人类脱离罪的方法是合理的。祂借着帮助那些在受苦中的人显出祂的怜悯。祂本可以忽略他们的痛苦和困难,但是祂却表现出对他们是何等地关怀。耶稣所行的远超过喂饱人群和医治病人,祂来,为要医治人类灵魂中更深的伤口。

II。约翰对耶稣神迹的记录

1。作为兆头的神迹。四福音书一共记录了大约三十个神迹。马太福音记录了二十个;马可福音记录了十八个;路加福音记录了二十个。约翰福音只记录了七个,但是这并非因为他不像其他三位作者一样重视神迹。事实恰恰相反。约翰说他写福音书是为了使我们相信耶稣是基督,是上帝的儿子。并且,约翰福音其实是围绕着那七个神迹来写的。

甚至在提到耶稣的神迹时,约翰选用了一个特别的词语,那就是“兆头”(sign)。“兆头”这个词的意思是“证据”,用来描述人们在法庭上提供的能够证实他们所宣称的东西。因此,约翰将耶稣所行的神迹称为兆头或证据,目的是证明他对耶稣是上帝的儿子的宣称。

2。神迹和信息。因为约翰用神迹作为证据,他也用耶稣的教导来解释这些神迹。例如,约翰记录了耶稣喂饱五千人的神迹之后,又记录了耶稣关于生命的粮的论述。他让我们看见,耶稣满足了人们身体的饥饿, 然后告诉他们,只有祂能使他们更深处的饥饿得饱足。上帝创造我们的時候就把一种渴望放在我们里面了,而只有生命的粮——耶稣,才能满足这种渴望。

3。耶稣令人惊叹的邀请。约翰记录了耶稣就祂所行的神迹所作的两点说明。当犹太人质疑耶稣说自己是上帝的说法时,耶稣解释说:“我已经告诉你们,你们不信。我奉我父之名所行的事可以为我作见证。只是你们不信,因为你们不是我的羊。”(约翰福音10章24-26节)耶稣说,祂所行的神迹支持了祂说上帝是祂父亲的宣称。

犹太人依然没有相信祂,而且准备用石头砸死祂。耶稣回答说:“我从父显出许多善事给你们看,你们是为哪一件拿石头打我呢?”(约翰福音10章32节)耶稣反复强调祂的宣称,祂能行神迹是因为祂是上帝的儿子。经过又一轮辩论之后,耶稣问道:“他自称是上帝的儿子,你们还向他说【你说僭妄的话吗?】”(36节)

然后耶稣又就这个信仰和神迹向他们提出以下令人惊奇的挑战:“我若不行我父的事,你们就不必信我;我若行了,你们纵然不信我,也当信这些事,叫你们又知道又明白父在我里面,我也在父里面。”(约翰福音10章37-38节)

耶稣告诉他们,不要仅仅因为祂宣称自己是上帝就相信祂,除非祂做了只有上帝才能做的事。但是,耶稣说:“我若行了,你们纵然不信我,也当信这些神迹,叫你们又知道又明白父在我里面,我也在父里面。”

所以,耶稣说,祂所行的神迹是最无法否认的证据,足以证明祂的神性。

二。耶稣的比喻

I。“比喻”的定义

耶稣的事工的第二个重要方面就是祂的比喻。比喻是一个想象的故事,而这个故事是有可能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的。这就是寓言与比喻的不同。如果你读《伊索寓言》,你可能不会害怕在一条偏僻的路上遇见独眼巨人。我们都知道独眼巨人不存在,因为他们仅仅出现在寓言中,而寓言只是一个想象出来的故事,并不会出现在现实生活中。比喻虽然也是想象的故事,却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II。比喻的大能

耶稣用比喻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世上并没有一个叫弗瑞得(Fred)的撒玛利亚人,也没有一个叫比利(Billy)的浪子。耶稣讲述的关于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是一个比喻,因为祂想我们都看自己为好撒玛利亚人。祂讲述的关于浪子的故事也是一个比喻,因为祂想要让所有的浪子都认识到上帝会不惜一切代价来修复我们的生命。如果祂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比利(Billy)的真实故事,祂的听众可能会说:“好吧,我记住那个糟糕的花花公子了,真高兴我不像他一样。”不,耶稣建构这些故事的方式是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其中。因为现实生活中并没有一个好撒玛利亚人或者一个浪子,这些故事就成了你的故事,你就是那个好撒玛利亚人,或是那个被饶恕的浪子。

III。耶稣什么时候讲比喻?

在耶稣传道生涯的第二年,祂开始用比喻教导。当时,宗教领袖明确地反对祂做王,这是马太福音12章记载的。那个事件之后,耶稣讲述了第一个比喻,那是一个关于撒种的人和种子的故事,记录在马太福音13章、马可福音4章和路加福音8章。它是三本对观福音书都同时记录的两个比喻中的一个。在耶稣讲了这个比喻之后,“门徒……问耶稣说:【对众人讲话为什么用比喻呢?】”(马太福音13章10节)如果耶稣先前就讲过比喻,那么门徒问这个问题就非常奇怪了。

IV。耶稣为什么用比喻?

耶稣回答他们说:”因为天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不叫他们知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所以我用比喻对他们讲,是因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也不明白。”(马太福音13章11-13节)

在这里,“有的”和“没有的”在耶稣的解释中是指明白祂的教导。耶稣用比喻的方式,向想要明白祂的教导的人揭示真理,同时让那些拒绝真理、嘲笑真理的人得不到真理。耶穌实践了祂自己在登山宝训中的教导,拒绝把真理的珍珠丢给那些轻看真理的人,因为他们看待真理的方式和猪看待珍珠的方式并没有两样。

有些人想听见上帝的真理,他们就听见了。而那些根本就不想听上帝真理的人--就只听见一个好的故事。

V。对比喻的理解

因为这些比喻都蕴含着织进故事里的深真理,我们需要知道如何读懂它们。但要清楚理解这些比喻中的真理是需要技巧的。以下三个建议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耶稣的比喻。

1。首先,我们要将故事及其寓意分离。我们必须先理解比喻本身的情节,才能理解比喻蕴含的原则。我们要辨别故事中的人物,并且明白他们在做什么。做完这一步之后,我们才可以问,耶稣讲述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耶稣建构的每一个故事,使其中的人物和他们的行为,都代表听众生活中的某些东西。直到故事的内容都清晰地展现出来,我们才明白它是怎样反映现实生活的。耶稣讲述每一个比喻都是有理由的,因为耶稣讲述比喻的目的不是娱乐大众,也不是讲床边故事,而是教导。如果我们只读故事的表面,臆造出我们自己认为的意思,因此错过了耶稣想要传达的意义,那会是可悲的。

2。我们必须通过上下文理解比喻。耶稣讲比喻都是有目的的,我们可以在上下文中发现这个目的。许多时候,比喻中的人物反映了上下文里的人物。比方说,在浪子的比喻中,如果我们不把比喻中出现的人物和上下文里的人物进行比照,这个比喻就失败了。我们看到的只是“故事”而已。但是,比喻若是离开了上下文,这个比喻就没有达到起初的目的。

3。我们必须界定出一个比喻的范围和深度。如果我们对比喻的理解只是流于表面,那么我们会错过一些耶稣最深刻的教导。例如,在路加福音14章中,耶稣借着讲述一个人盖房子,而不计算成本的比喻来挑战我们要仔细地衡量做祂门徒的代价。如果我们读了这个比喻就得出结论,说耶稣只是想说“三思而后行”,那我们就错过了面对一个决定--是否接受祂对我们成为祂门徒的挑战。所以,我们要带着祷告的心,深入思考耶稣在每一个比喻中的教导。

三。耶稣与他人的对话和关系

I。使徒、门徒和朋友

耶稣所行的神迹和所讲述的比喻都是人们与祂的事工建立关系的方式。除此之外,祂也通过与人建立关系来服事。祂从众多的门徒中拣选了12个人做祂的使徒。“门徒”(disciple)这个词的意思很广,是指一个人的学生或跟随者。所有跟随耶稣并听祂教导的人,有时都被称为门徒。

但路加告诉我们,耶稣把祂的”门徒”叫来,从他们中间拣选十二个人,称他们为“使徒”。这十二个人在众多追随耶稣的门徒中,成为与祂关系更亲密的核心群体。耶稣大部分时间都与他们在一起,他们也与耶稣一起同工。他们一起吃饭,一起出行,一起欢笑,也一同交谈。他们是耶稣最亲密的同伴和朋友。在祂被钉十字架的前一晚,祂与他们共进逾越节的晚餐。在十二个使徒中,祂与三个人--彼得,雅各和约翰--有更亲密的关系。

II。不寻常的朋友

耶稣对马利亚和马大有一份特别的感情。祂并没有称呼她们为门徒,尽管她们当然也是门徒。但她们不仅仅是门徒而已,还是耶稣亲密的朋友。很有趣的是,耶稣特别亲密的两个朋友竟然是女人。在当时耶稣所在的文化环境中,对于身为律法老师的耶稣而言,这是极不寻常的事情。

III。对话

耶稣也透过对话来服事。约翰福音3章记录了一位叫尼哥底母的宗教领袖拜访耶稣的过程。

约翰福音4章记述了某天正午,耶稣坐在井边与一名有罪的撒玛利亚妇人长谈的故事。有三个理由解释为什么耶稣本不应该和她谈话。耶稣违背了当时的社会规范,因为祂做了祂来到世上要做的事。祂可能会说:“看到这个妇人了吗?”“她就是我来到这个世界的原因。她就是我来到撒玛利亚的原因。我就是来寻找,并且拯救世人,就像寻找和拯救我这位新朋友一样。”当你研究耶稣的一生时,不要略过这些精彩的对话。这些话显示了耶稣如何与人交往、建立关系,而这是我们不愿意错过的。

结论

耶稣通过比喻教导,以至于我们能在祂深刻的教导中看清自己。祂行神迹,因为祂关心且能够改变我们的光景。但是这位聪明绝顶的老师兼大有能力的行神迹者也花时间培养友谊,而且祂也有足够的安全感,敢冒被对方攻击的风险与人谈话。在此,我们能明显地找到敬拜祂的原因。但是也很重要的是,我们要爱祂并把祂当作一位关爱我们的朋友。

课程材料

文稿聆听指南